查看原文
其他

她用一枚小小绣花针,带领2000余名绣工绣出了脱贫致富锦绣路

李佳琦、靳铃涵 光明网 2023-07-23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关怀,滋养着非遗事业的厚土,结出累累硕果,推动着非遗与现代生活密切连接,吐露芬芳。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聆听她的非遗传承故事。

“彝绣真的是一个温暖的产业,一个幸福的产业。”说出这句话的正是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

作为一项深植民间的古老技艺,彝绣被称为“指尖的艺术、心灵的花朵”。学习彝绣,是彝族女性成长的必经之路。丁兰英8岁时开始跟着母亲学刺绣,16岁时便开始摆地摊卖绣品。在女儿三岁的时候,为了学习一门新的技术,多赚一些钱,丁兰英和村里的11个姐妹一同前往深圳某服装厂打工。

现实并不如一开始丁兰英设想的那般顺利。尽管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她们接触的技术始终只涉及到服装制作的一部分,加之工资特别低,丁兰英萌生出回乡创业的念头。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打过工的农村妇女,丁兰英对身边一些农村妇女和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困难深有体会。于是在2014年,丁兰英创办了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希望带着大家通过刺绣增收致富。

要将彝绣技艺教给残疾人,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丁兰英提到,有一些绣工是聋哑人,在和他们沟通时存在不少困难,她也曾想过放弃,但转念一想,“假如彝绣产业都带动不了他们的话,他们就真的没什么收入了。”

丁兰英坚持办着彝绣培训班,而学习彝绣也给很多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希望。绣工彭宗旺今年34岁,两岁时因为身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了残疾。在接触彝绣之前,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父母养活。后来,彭宗旺参加了丁兰英组织的刺绣培训班,通过苦练技艺,在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扶贫车间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获得了楚雄州发放的扶持创业资金。丁兰英有些感慨地说:“他现在已经不是家庭的负担,也不是社会的负担,整个人真的是焕然一新。”

除了有教无类,丁兰英的培训班还有个特别之处——不但免费,每天还给来参与培训的人倒发50元补贴。这些补贴,源于当地政府对于彝绣产业的支持和重视。从初期给车间接订单,到划拨培训经费培养绣工,再到建扶贫车间让绣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丁兰英感叹:“政府真的是在为我们进行一条龙式的服务。”

在政府的帮助下,如今丁兰英已经在镇上建立了8个扶贫车间和1个加工厂。2021年,丁兰英成立了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为主要用工对象,采取固定用工、灵活用工,计件计酬方式兼顾特殊群体生活与增收需求。目前,丁兰英手下一共有2028名绣工,其中109名绣工是残疾人。2022年,公司销售额达到了2000余万元。

创造喜人收益的同时,为了让彝绣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丁兰英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把彝绣带上了上海时装周的T台。在产品开发上,设计出融入彝绣元素的眼镜盒、笔袋、笔记本等文创产品,让彝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彝绣产业。丁兰英骄傲地说:“我们最年轻的一个传承人只有21岁,是全楚雄州最年轻的一个,她就是我女儿。”2022年,大学毕业的陈海燕投身到彝绣产业中,用所学的设计专业知识和澎湃热情为彝绣发展注入了青春的力量。近年来,丁兰英的公司重视吸引年轻力量加入,与云南省特殊教育学院、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向广大年轻人抛出了橄榄枝。

“未来,我想把我们彝绣产业做大、做好,再做强,带动更多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回到家乡来,也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自立自强。”谈及下一步规划,丁兰英目光坚定地说。



责编:王鹏威  编辑:岳沛
来源:光明网  记者:李佳琦、靳铃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